作為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種業是促進農業長期穩定發展的根本。據省農業廳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省種植業良種覆蓋率已達98%以上,良種商品化率達77%以上。
種業創新有了生力軍
較之往年,今年的種博會上,前來“吆喝”自家種子的商業化育種企業多了不少。據種博會組委會統計,今年種博會吸引了國內外146家科研單位和種業企業的1500多個品種參展。其中,不乏勿忘農、美之奧、之豇、神鹿等一批浙江種業企業的身影。
在浙江美之奧種業有限公司的展位前,陳列著“沃爾多”甜瓜、“紅風鈴”鮮食番茄、“綠雄60”青花菜等一批優質種子和果實樣品。甜瓜一瓣瓣切開,香氣四溢,引得不少農戶上前咨詢。
2014年美之奧成為浙江首批種業育繁推一體化項目之一,投資2750萬元著手建設小孢子育苗等實驗室。如今,該實驗室已逐漸發揮作用,原先6至8年的傳統育種周期縮短到一至兩年。
育種“新秀”還遠不只美之奧,浙江薇萌種業有限公司也毫不遜色。這家成立不到4年的“后輩”,如今有著瓜類、茄果類、十字花科等種子生產基地2000多畝。因為選育的種子適銷對路,薇萌在公司成立當年就實現銷售額近千萬元,這幾年更是飛速發展,去年銷售額超過5500萬元。薇萌的雄心還不止于此。通過和其他企業合作,薇萌還在美國成立了海外分子育種實驗室,為更長遠的育種事業打基礎。
省種子管理總站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農業小省,企業商業化育種一直是浙江種業的短板。這幾年,在國家和省扶持現代種業發展的優惠政策下,我省種業企業正逐步建立商業化育種體系。據省農業廳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我省共審定農作物新品種60個,其中超過六成是由我省商業化種業企業獨家或合作申報。
育種不再是“獨角戲”
一直以來,種子資源成果轉化率低是制約我省種業發展的一大瓶頸。省種子管理總站相關負責人表示,真正能完全市場化推廣的新種子大概只占審定總數的一兩成。
為了讓種子更接地氣,浙江科研單位這幾年強化市場導向,改變過去部分科研人員、機構“不看市場、閉門造車”的弊端,破解種業領域科技投入與產出不匹配、科技成果評價不科學等問題。
不少科研機構與種業企業加強合作,開展市場目標更明確的“訂單式”育種。中國水稻研究所育種專家楊長登及其團隊在與浙江勿忘農種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合作過程中選育出了優良早稻品種“中早39”,之后通過勿忘農的銷售渠道,短短幾年時間就已經將這個品種推向了湖北、江西、湖南等地。
同樣是緊跟市場,種業科研機構和商業化育種企業卻又各有不同。省種子管理總站副站長阮曉亮說,對科研機構來說,他們眼中的市場,并不是自己選育的種子能不能賺錢,而是老百姓種了以后能不能賺錢。
許多家庭的餐桌上常會有紅紫色皮、黃心的迷你小番薯的身影。它就是由浙江人自己選育的優質番薯品種“心香”!靶南恪边x育者季志仙介紹,“心香”是我省第一個早熟番薯品種,最早在6月底就能上市!耙驗樯鲜袝r間早,‘心香’能賣到每斤5至8元,按每畝產1000斤來算,一年種兩季,一畝地就能有上萬元的收入!币驗樾б婧,如今“心香”僅在省內的種植面積就達17萬畝。
改革體制機制添活力“我省的企業商業化育種雖然正在逐漸覺醒,然而與國內一些種業龍頭企業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笔》N子管理總站站長施俊生表示,要縮短差距,補齊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不適應的短板尤為關鍵。
為此,我省加快農作物種業體制機制改革。去年,省農科院下屬的浙江農科種業有限公司完成改制重組;原溫州市農科院下屬的種業企業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溫州市農科院不再有新公司的股份;寧波市種子有限公司也完成了股份制改造……
通過這一系列的改革,我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與其所辦的種業企業在2015年底前已基本實現了“事企脫鉤”!斑@樣一來,市場在種業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得以充分發揮,越來越多的企業正成為種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力量!笔┛∩f,同時,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也能夠進一步強化種業基礎性、前沿性研究功能。
改革更推動了育種人才、技術、資源向企業合理流動,破除制約種業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僅以溫州為例,溫州市農科院下屬的種業企業與當地民營企業組建新公司“浙江科誠種業”。新公司為混合所有制企業,注冊資本金3000萬元,溫州農科院不再享有股份,取而代之的是溫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的育種者個人占股25%。這大大強化育種創新成果同種子產業對接、研發人員創新勞動同其利益收入對接,增強種業科技進步對農業發展的貢獻度,激發育種科研人員的創新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