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黃淮海地區的玉米發展出現了一些新動向,一方面,籽粒機收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玉米收獲方式,對玉米品種的熟期、脫水速度等特性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種植密度的提高和頻發的極端天氣,讓玉米的抗逆性成為育種過程中不容忽視的性狀。如何認識黃淮海地區玉米發展的新變化?怎樣確保農民和企業持續獲得穩定的收益?
密度
改良株形是關鍵
黃淮海地區一直是我國玉米品種更新換代較快的區域,從最開始的鄭單958,到近些年新涌現的豐德存玉10號、滑玉388等,黃淮海地區玉米品種的話語權始終掌握在本地科研機構手中。特別是在產量性狀上,有著較大幅度的提高。品種的單產上去了,能不能通過提高種植密度來進一步挖掘高產潛力?
按照一般的邏輯,種得越多,收得也應該越多,為何在玉米身上卻不適用呢?玉米受到株形的影響,會遮擋住一部分太陽光,如果密度過高,株形又是大穗型,那單株的產量必然降低。
過去在不重視密度的時代,農民普遍喜歡粗枝大穗,認為玉米長得高、棒子長得大,就是高產的象征。但這種偏好在密植時代卻是行不通的,整體的產量就受到了影響。因此,提高種植密度的關鍵是要通過優化株形,提高陽光的利用率。
粒收
不能降低品質
近年來,隨著勞動力結構和玉米需求的變化,籽粒機收漸漸成為發展方向,但受到氣溫和耕種模式的影響,玉米脫水速度較慢,一直以來黃淮海區域的機收籽粒還不是很完善。
在新疆,由于機械粒收開展較早,工廠化的烘干設備已經比較完善,甚至出現了烘干產能過剩的現象。但是在黃淮海地區,由于受到人地矛盾和農民晾曬習慣的影響,還沒有建立起配套的烘干產業鏈,老百姓仍然習慣在路邊進行攤曬。
目前,黃淮海區玉米雖然產量上來了,收獲效率提高了,但糧食安全卻受到了影響,玉米機械粒收不能一哄而上,必須通過烘干將籽粒含水率降到14%這個安全線以下,否則反而會影響農民的收益。
品種
需要逆境考驗
在黃淮海區域,農民普遍有個困惑:在災害頻發的年份選擇抗性強的品種種植,雖然挺過了災年,但來年遇到其他的病害,卻又出現了問題。黃淮海區域最大的特點不是氣候災害頻發,而是輪流受災,有的品種耐高溫,但遇到連續陰雨的年份,產量自然就受到影響,指出了黃淮海區玉米抗性難以平衡的原因。
一個品種,想要做到抗高溫或抗陰雨并不難,但是想要兼顧各種可能出現的極端氣候卻并不容易。先玉335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盡管該品種有著不錯的田間表現,但由于源自美國的基因血緣,對高溫和寡照都不耐受,因此在黃淮海地區的表現不如鄭單958一類的地方品種穩定。
品種的耐密性同樣需要逆境考驗,在選品種的時候,每畝9000株的密度是常有的事。玉米要想在生產中表現出耐密性,在實驗中必須上大密度,在極端密度下能夠站得更好,才能在大田中獲得穩定表現。但是,能夠在極端密度下表現得好,就不能僅僅是從表面上對品種進行改良。增加密度的前提是必須對育種基礎材料進行改良,要降低株高、增強抗倒能力,這是品種耐密的關鍵。,育種單位必須從基礎材料做起,拒絕模仿育種,才能真正選育出耐密植的優秀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