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十八大以來農業農村工作進展情況發布會。近些年來,在種業方面堅持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的“兩個輪子”一起轉,兩手發力推進種業發展,有了明顯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種業創新能力明顯增強。2016年申請的種業知識產權新品種比五年前翻了一番,F在一些機收玉米、節水小麥、優質大豆新品種選育上實現了突破;我國主要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面積占比達到了95%,水稻、小麥都是自主選育品種,全口徑統計的蔬菜品種,“洋種子”份額已經由五年前的20%降到了13%。
二是企業發展實力明顯增強。過去育種研究的主要是科研單位、大學,現在主要是企業,這是通過政策扶持企業來搞研發的結果。同時也支持鼓勵企業兼并重組,加大研發投入,目前前五十強種子企業研發投入已經達到了銷售額的7.4%,F在企業數量減少了,但是個頭上去了,開始做大做強了。2016年我國種子企業的數量比五年前減少了一半,凈資產一億元以上增加了2倍多,種業小、散、亂狀態在明顯的善。
三是種子生產和用種保障能力明顯增強,F在在有優勢的地方建立種子育種基地。國家層面已經建立了甘肅、四川、海南這三大基地。同時,建設了53個制種大縣為骨干、49個區域性基地為補充的種業基地,這都是“國家隊”,F在雜交水稻和玉米基地規模已經占到全國的70%、80%,種子質量是有保證的。
四是依法監管能力明顯增強。前不久,國家修訂了《種子法》,還修訂了九個配套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現在種子法律體系進一步完善。開展打假護權行動,推行委托代理經營,建立種業大數據平臺,覆蓋所有的種子企業和種子門店,實現種子監管可追溯。
下一步,將緊緊圍繞把民族種業搞上去的目標,突出綠色、優質、節本的方向,突出打造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讓民族種業能夠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