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調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這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農業出路在現代化,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通過科技創新推動農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以科技引領產業體系,支撐農業產業化發展
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是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展生態鏈,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支撐。以科技引領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就是要加強科技在農業產業橫向拓展和縱向一體化發展中的引領作用。
一是加強科技創新在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中的作用。推進農產品加工技術集成科研基地建設,組織開展共性關鍵技術裝備研發,支持營養功能成分提取技術研究與加工裝備研制。針對多樣化需求,加強功能食品開發專門技術、食品加工和運輸專用技術等研發應用。重點開展農產品產后減損增值、精深加工提質增效、副產物梯次利用增值增綠、綠色低碳加工節本增效等關鍵技術研發,催生新產業新業態。
二是加強適宜產業化需求的技術創新轉化。要推進整地、育種、育苗、栽培、加工、包裝、物流、保鮮等全產業鏈集成技術的研發,通過自主創新與引進、消化及示范推廣新技術,重點推進品種專用化、種植標準化、質量安全化、設備自動化、作業機械化等工作。
三是加強科技創新對產業融合的引領作用。最大限度挖掘品牌農產品市場價值,促進飲食文化、產業文化與高科技相結合的多業態發展模式,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推進科技資源向農業特色產業集聚,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和先進適用技術的集成應用與示范推廣,促進地方特色產業發展。
四是完善科技與產業融合機制。圍繞現代農業發展科技需求,優化調整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解決行業、產業和區域性重大問題,推動科技成果開發與轉化,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以科技護航生產體系,支撐農業綠色化發展
現代農業生產體系是優化供應鏈、保障生態鏈,促進農業綠色化發展的重要基礎。以科技護航生產體系,就是要強化科技在先進生產手段和先進設施裝備有機結合中的支撐作用。
一是大力推進優勢特色品種的選育與推廣。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進優質品種選育,促進品種研發由提高產量為主向改善品質、提高質量方面轉變,不斷推進科技、農業和工業的融合,培育和推廣適應機械化生產、高產優質、高效低耗、多抗廣適的新品種。
二是集成綠色生產技術模式。因地制宜加強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生產生態協調,更加注重低碳環保、節本增效。優化綜合立體化種養技術,研究集成有機肥與肥料減量施用配套技術,集成創新與示范推廣節水、節肥、節藥、省工的水肥一體化技術和安全高效施肥模式。實施種養結合循環農業示范工程,打造廢棄物就地消納、能量循環、綜合利用的循環產業鏈,促進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在缺水及生態脆弱地區大力推廣節水等現代農業技術,破除這些地區農業發展的瓶頸制約。
三是加強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環節的應用。加快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應用,發展智慧農業。完善農產品電子交易平臺和農產品市場信息服務系統,推廣適用于農業營銷和農產品配送的信息技術。構建農業大數據服務新業態,實現農業生產經營智能化。
以科技提升經營體系,支撐農業高質量發展
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是完善利益鏈、提升創新鏈,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以科技提升經營體系,就是要加強科技在多元化新型經營主體、多層次社會服務組織培育中的支撐作用,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一是要發展農業企業,培育多元化創新經營主體。按照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研究制定農業創新型企業評價標準,扎實做好我省農業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工作。充分利用“星創天地”這個新型農業創新創業一站式開放性綜合服務平臺,鼓勵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創業。
二是要發展服務公司,培育多元化創新服務主體。圍繞各類農業經營主體對生產性服務的需求,整合服務資源,重點培育一批服務功能全、組織能力強、運行管理規范的綜合性服務公司,開展覆蓋生產全過程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合作式、訂單式、托管式等多種模式的社會化服務。
三是要培育職業農民,為新型職業農民“增智”。依靠各種信息化手段和各地農業科教系統、科協系統等,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提高農民科學素質和創新創業能力。建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不斷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
四是要打造專家團隊,發揮科技人才的力量。打造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創新團隊,構建農業科技創新聯合體,建設高端技術服務平臺,為農業綠色化、標準化生產提供全程、個性化定制服務;加快成果轉化落地,為特色農業發展提供技術保障。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支持科技人員為新型經營主體提供增值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