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是山東的“金字招牌”。山東農業總產值、出口總額等位居全國首位,肉蛋、蔬菜、水果、水產品、油料產量、農業增加值、農林牧副漁業總產值等七項領跑全國……
7月15日,山東局部地區開啟“桑拿”模式,40℃的高溫刷新了歷史同期紀錄。
與此同時,山東也刷新了另一項紀錄:經測產,馬鈴薯新品種“希森6號”單季畝產高達9.58噸,再一次創造了馬鈴薯世界單產紀錄。
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節點上回望,我們發現山東農業頻頻刷新“中國紀錄”的背后,是40年來山東人的擔當和作為。數十年如一日,瞄準一個領域深耕,從無到有、從1到N的拓荒精神讓他們走上了今天的高位。
堅持
瞄準痛點,創新成就“總量第一”
每天,一輛輛重型卡車滿載新鮮蔬菜,從壽光出發一路北上,到達千里之外的北京。餐桌上,當首都百姓對菜肴贊不絕口時,并不會想到,為何是山東蔬菜滿足了自己的味蕾?
“全國最大蔬菜生產和批發市場”的名片并不能解疑答惑。很多人不能忘記,1978年,壽光三元朱村15名黨員推舉37歲的王樂義當村黨支書。也是那年,王樂義被診斷出直腸癌。而當時的三元朱,種菜菜不長,種糧糧不收,村民們饑腸轆轆。
此后的40年,王樂義不但“抗癌”成功,還實驗成功日光溫室蔬菜種植生產技術,結束了冬季北方人只能吃白菜蘿卜的歷史,由此占據了首都人民的餐桌。此后,王樂義他們不斷更新換代溫室大棚技術,目前第7代技術已推廣和使用。
農業是生存發展之根。千百年來,山東人不忘農業之根,并樂于將之納入科技創新的軌道中,長期堅持下去,這種堅持讓山東農業改革開放40年來,孕育了一個個中國乃至世界冠軍。
每年收獲季,是山東省農科院農業育種工作者趙振東最忙碌的季節。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研發的“濟麥22”在實打畝產中創造過789.9公斤的成績,打破了塵封10年的全國冬小麥高產紀錄。
改革開放以來,山東農業出現眾多的“總量第一”:拿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濟麥22”,榮獲國家發明一等獎的“魯棉一號”,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掖單13號高產玉米”……
這些優勢的取得,與山東堅持農業良種工程密切相關。轉眼間,良種工程已經實施23年了,領導換了一茬又一茬,但工程不曾間斷。這種堅持,瞄準了中國種子的“半壁江山”被外資占據這一痛點,符合了“好種子帶來好收成”的至理箴言,也使山東省農作物良種普及率超過96%。
堅持,是改革開放40年,山東農業科技始終屹立潮頭的法寶;也讓山東以占全國6%的耕地和1%的淡水資源,貢獻了8%的糧食產量、9%的肉類產量、12%的水果產量、13%的蔬菜產量,農產品出口總額更是占全國的24%。
深耕
把“小打小鬧”做成農業“樣板”
一方面,玉米產量供過于求,庫存達到歷史最高;另一方面,國內玉米價格高于國外,致使玉米及其替代品大量進口。
對準“過剩還要進口”的怪現象,山東保齡寶生物股份公司當家人劉宗利明白怎么做:一是將玉米粒做成功能糖,玉米芯做成木糖、糖水,玉米秸稈做成燃料乙醇;二是做健康服務,通過與醫院的營養科聯合研發針對特殊人群的特膳食品,進入百姓一日三餐。
將玉米吃干榨盡,將大豆吃干榨盡,將小麥吃干榨盡,分別是山東西王集團、香馳集團、中裕集團正在干的事情。
在中央農辦主任、中央財辦副主任韓俊心目中,他們都做成了“樣板”。
40年來,這些農企起身草野,從“小打小鬧”開始,“一根筋”地鉆入某一專業領域深度耕耘,收獲頗豐。倔強耿直的山東人較真,你可以說他們帶著“不撞南墻不回頭”的傻氣;但改革開放40年,山東農業人的創新故事,更多的帶有“撞倒南墻往前走”的志氣。
40年前,威海市小漁村朱口村曾“向海要飯”;如今他們轉向海產品深加工,裙帶菜養殖及精制加工份額名列全省前茅,也讓全村人享受到“新六產”帶來的增值收益。
深耕,意味著不斷更新,更新觀念,更新技術,更新成果。
1500年前,農學家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有言,“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边@揭示出中國傳統農業生產的精髓即在于集約經營,努力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深耕”便是其核心。
時代在變,但山東人初心未改。
我們行走在15.8萬平方公里的山東半島,發現山東人不忘古訓,但不因循守舊,他們將成片耕地流轉出來,發展現代農業,用物聯網、大數據改造傳統模式,讓無機變有機,向深加工要效益……
開拓
地里種景海上打糧,“神話”變現實
52歲的濱州農民張汝和種了38年地,以前從來不相信鹽堿地上能種小麥的神話。如今,在他家1000畝鹽堿地上,綠油油的小麥分明表明:鹽堿地上確確實實能長出小麥!
通過改良土壤和特制種子,不但在鹽堿地上長出了小麥,而且產量還挺高——這是“渤海糧倉”里的一幕。
如果土地上可以種出小麥,那么大海里一樣可以種出“糧食”。被大海包圍的大欽島鄉在山東眾多鄉鎮中毫不起眼。然而,就是這樣一座小島,生產的淡干海帶出口量占全國的70%。
靠什么?他們依靠“貝藻魚兼養”和“上中下立體結構分布”的生態養殖模式,耕耘大海,最終讓“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一畝海十畝田,海洋能提供的食物潛力是陸地的1000倍,山東海域面積15.95萬平方公里,與陸地面積相當,海洋漁業產量長期居全國首位,建設“渤海糧倉”“海上糧倉”,在邁向千億產能的路上,無疑承擔著重要角色,也是漁業轉型的重要手段。
農業增收與糧食增產面臨著類似的課題,一方面利用科技手段在某一點上“吃干榨盡”,另一方面將目光放遠,換一種思路拓寬作業面未必不可。
海上能建糧倉,地里也種出“風景”。目前,鄉村旅游已經納入山東省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在抓好農產品精深加工的同時,山東農業正在向著農產品物流、農業觀光、鄉村旅游等服務業領域延伸,“接二連三”的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改革開放40年是不斷開拓舊領域,擁抱新課題的過程。
在齊魯大地上耕耘的農民,生產方式、經營行為都在悄然轉變:農業投入由過去的投土地,投勞力轉向了投技術、投資本、投管理;生產方式由“靠天吃飯”的自然農業轉向發展設施農業、園區農業、裝備農業;生產經營的個體則由小農戶、小規模轉向了多主體、多形式;過去生產糧食的目標主要考量數量增長,現在則是數量質量效益三者并重。
從泰山之巔到黃渤海之濱,從田間勞作到耕海牧漁,從單一種養到三產融合,山東農業依靠三個關鍵詞,描繪出了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