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0多畝的田間,62個攝像頭遍布地頭,農場不見一人。此時,農場主李濤正坐在辦公室內盯著電腦,農場里每一處農作物的長勢、每一個角落的情形,都清晰地出現在屏幕上。這是出現在襄陽市襄州區幸達鑫家庭農場的一幕,智能農業系統使農民能夠通過指尖控制著整個田地的生產和管理全過程。
一頭連接科研院校、專家院士,一頭連著大田的科技生產,襄州區充分利用專家院士工作站科技推廣的作用,大力培育自城市返鄉的“綠領”、成長于鄉間的“新型職業農民”,為現代化農業生產帶來了全新的科技理念和要素,使得產業化農業經營模式形成新氣候。
為順應現代農業新形勢的發展需要,襄州區強力實施“新型經營主體牽動工程”,大力發展合作農業。黃龍鎮依托花卉苗木發展綠色產業,現有9家苗圃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苗木1萬多畝,采用“合作社+農戶+基地+互聯網”模式進行網上銷售,苗木遠銷云南、貴州、四川等10多個省市,還撬動民間資本1000多萬元對該鎮家庭農場、養殖場、荒山、荒坡等植樹造林50余萬株,將黃龍鎮變成了一片“綠色海洋”。
隨著技術、人才、政策等資源的聚合協同、優化組合,科技創新與新型主體帶來的“源源甘泉”哺育了襄州沃野,也滋潤了農民的心田。2018年,襄州區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72家,家庭農場60家,土地流轉面積達52萬畝。在智能農業服務中心與企業合作的帶動下,襄州區建立起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138萬畝,全區農業生產進一步提質增效,糧食總產量達27億斤,實現了“十二連增”。
“要緊緊圍繞國家和湖北省關于把糧食安全作為頭等大事的總體要求,深入推進以家庭承包為基礎、規模經營為前提、合作農業為載體、大機械大水利大科技為核心的現代化大農業建設,加快打造現代農業先行區和樣板區!毕逯輩^委書記楊興銘認為,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和命脈,也是人們生活、企業生產的源頭和保障,要把現代農業作為最大的基礎,深入實施產能提升戰略,進一步發揮農業大區新優勢。
讓“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藏糧于民”真正落到糧食主產區,襄州區全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引來了國內農業龍頭企業的紛紛落子。正大集團促“一粒種子”長成“參天大樹”,魯花則讓襄州的“一滴油”再添醇香……
從農場到餐桌,以全球標準追求可靠品質的正大集團集農作物育、繁、推、服于一體,不斷在襄州區延伸產業鏈,讓規;酿B殖成為可能。2010年,百萬頭生豬產業化項目在襄州開工建設;2014年,落戶雙溝的正大飼料新廠建成投產,設備智能化及人均產能世界領先,年產能36萬噸,生產部僅20人。2016年底,正大食品襄陽公司的屠宰廠投產,來自歐洲的屠宰分割生產線每小時能屠宰生豬400頭。從種養到加工銷售,正大集團在襄陽打造出一條規模大、效益好、品質高的全產業鏈條。
隨著正大產業鏈的不斷延伸、不斷發展,襄州區則正式崛起了全國最大的飼料生產基地、排名全國前十的種子供應商、全國首個百萬頭生豬養殖屠宰加工基地、生產工藝全球領先的全自動熟食加工生產線……
致力于把“一壺油”產業做大做強,襄陽魯花投資10億元,在襄州區建設四期生物科技調味品及產能提升項目,花生油年生產能力將提升5萬噸,菜籽油生產能力將提升3萬噸,建造了襄陽魯花綜合物流中心。
“襄陽魯花已經發展成為魯花集團在全國范圍內最大的生產基地,我們將體現出襄陽魯花米、面、油、調味品生產的優勢,全力支持襄陽魯花擴產擴能!濒敾瘓F執行總裁宮旭洲說。
在挖掘和利用區域內現有優勢資源的同時,襄州區還積極招引農業科技項目落戶,加快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努力打造全區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新舊動能轉換的“綠色硅谷”。去年,襄州區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78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達65家。
2018年,在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力推動下,襄州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96億元,外貿出口59910萬美元,躋身“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并排名第8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