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正值“三夏”農忙時節,武川田野上,鮮見低頭勞作的農民,取而代之的是一臺臺轟鳴的農用機械。從傳統的牛耕人掘、肩挑背扛,到現在“鐵!眾^蹄、插秧施肥收割烘干一體化,原先田野里的“哞哞”聲漸漸被“突突”聲取代。這種轉變,是武義現代農業發展的驅動力量,也是幫助武義農民種出金稻穗的關鍵所在。
從種植到收獲,從糧油到水果,武義農業生產全過程“機器換人”革命加速推進,“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時代已漸行漸遠。
手把鋤鐮 拖犁拽耙來翻田
新中國成立之初,武義農業機械化一片空白,農業器具也只局限于傳統的犁、耙、鍬、鏟、鋤頭等,效率極其低下!坝曜愀咛锇,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盡,東方殊未明”,這便是舊時耕作的真實寫照。
1955年,武義、宣平兩縣農業局設農具股,配備農機干部,負責農機具推廣使用。是年,武義引進雙輪雙鏵犁、單管噴霧器、手搖式雙頭噴粉器等初代農業機械。1979年,武義成立縣農機局,1984年撤銷,成立縣農機管理站。期間,武義前前后后引進百來種農業機械,有部分機械如江西產豐收-27型中型拖拉機、背負式壓縮噴霧器、湖州產“浙江-120型”半喂入式聯合收割機等受到農民歡迎并投入推廣使用,但大多因成本高、達不到農藝要求、無配件供應等種種原因而逐步停止使用。因此,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手工耕作仍然唱主角。
“1970年,也是大概這么個時候,滿地的水稻,連天加夜地搶收!爆F年71歲的周元華是泉溪鎮上湖村上灘自然村人,是武義元華糧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周國平的父親,他回憶說,改革開放前,村里分成了四個生產隊,他在第四生產隊!傲璩克奈妩c鐘左右,生產隊出早工的哨聲一響,大家伙兒就集體出動搞‘雙搶’。當時割稻靠的就是一把鐮刀,鐮刀口是一排斜尖齒,割稻子的時候,左手抓住禾蔸,右手用鐮刀順勢往禾蔸上一割,‘唰’的一聲就把稻子割下來了。田里除了知了的叫聲,就是一片整齊的‘唰唰’聲!
“下雨變汪洋,收獲靠肩扛。要想多打糧,全靠天幫忙!睍窆饶嵌螘r間是最讓農民提心吊膽的。七八月份的天氣像歇斯底里似的反復無常,上午晴空萬里,烈日炎炎,中午又烏云滾滾,電閃雷鳴,風雨交加。因此那幾天,大家伙兒都時刻關注著天氣的變化,一旦黑云壓境,大雨欲來,各家各戶就如同聽到緊急沖鋒號,飛也似的沖向曬谷場,把稻谷掃攏耙成堆,然后蓋上塑料薄膜,才擦去滿頭大汗舒一口氣。在這樣的天氣里,收割、脫粒、曬谷,然后再一輪耕田、插秧!熬瓦@樣,犁上趕到耙上,整天都沒有歇息的時間,這樣的日子要整整持續一個多月!
機器換人 “鐵!北简v犁萬畝
改革開放后,農民對使用農機具有了一定思想基礎,但由于農村經濟比較落后,農民缺乏購買和經營新型農具能力,農業機械化發展一度受到制約。
1982年,全縣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澳菚r我們隊里有會做豆腐的,有會打鐵的,我只會種地,所以便一舉承包了四五十畝田!敝茉A說!懊看蔚霓r忙都要等晚稻播種完成才算是真正的結束,收完早稻后就要耕田,家家都在趕進度。那時我們家里還只有一頭牛,大隊里雖然有拖拉機,但農忙時節家家戶戶都排著隊等著用!敝茉A還清晰地記得,有一年,家里早稻收割進度慢了,等早稻收割完成,僅憑家里的一頭牛趕不及在立秋之前完成耕田、播種,當時生產隊里還有四頭牛,他與妻子兩人一合計,決定趁晚上牛棚無人看管的時候偷偷牽頭!敖栌谩币幌。夜深人靜,村里各家各戶的燈都滅了,整個村莊陷入沉睡。周元華悄悄溜進牛棚將牛牽了出來,等到離牛棚一里地以外,才敢打開手中的手電筒,一夜摸黑耕田后再趁著天未亮將牛牽回去。
純人工耕作不僅是周元華這一代人的記憶,也在周國平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澳菚r我大概十歲出頭的年紀,還在讀小學,但一到農忙時節就要和姐姐一起去田里幫忙勞作。起初手上還會長水泡,后來便生了繭!2000年,周國平29歲,這一年家里承包的田已經擴大到了一百多畝,傳統的耕作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生產需求。于是,周國平下定決心購買了一臺東風-654型大型拖拉機和一臺井關插秧機,邁出了他農業機械化的第一步!八俣纫幌绿岣吡藥资,從一天翻耕一畝瞬間提升到一天翻耕30多畝!眹L到機械化甜頭的周國平在之后的幾年里,又先后購置了烘干機、收割機等,F在武義元華糧食專業合作社擁有16臺插秧機、7臺拖拉機、8臺烘干機、8臺收割機……有了這些現代化“助手”,周國平從耕地、插秧、收割到烘干,實現水稻種植全程機械化。
智慧農機 唱響現代農業主旋律
進入21世紀以來,武義農機發展駛入了快車道。尤其是近十年,全縣農業機械化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機械化的“觸手”遍及武義種植、畜牧、水產業、林果業及農產品初加工等富民支柱產業,農機服務規;、全程化、品牌化水平持續提高,農業機械化發展朝著“全程、全面、高產、高效”的方向不斷邁進。
4月12日,泉溪鎮下源村麻蓬自然村種糧大戶金霖放田頭,一臺智能無人駕駛插秧機在工作人員的遙控操作下精準插種秧苗,這是今年武義縣東井農機服務有限公司引進的最新款插秧機。2018年,武義縣東井農機服務有限公司掛牌成立,打破了武義各糧食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機“單打獨斗”的局面,該公司通過統一購進農機,統一管理維護,統一進行機手技能培訓,適時為農戶提供機耕、機插、植保等系列服務!跋翊筇镟l、白姆鄉、俞源鄉等地幾乎沒有種糧大戶,都是散戶,難以承擔個人購機的成本,農機使用的時間又短,利用率低,我們希望通過社會化服務的形式減少農民的成本,最大限度增加農民的創收效益!睎|井農機法人尤志服介紹說,目前公司共有插秧機12臺、無人機2臺、履帶式旋耕機3臺、輪式拖拉機3臺,專業機插手8個、機耕手5個、無人機防控人員6個,2018年為全縣農戶機插3000畝、機耕1252畝、無人機防控1800畝。
“在農業種植面積不斷集中、發展方式不斷集約化的當下,提高機械化程度、讓機器唱‘主角’是大勢所趨,自動化、智能化讓農業生產變得更加輕松與高效。近年來,武義不斷完善現代農業生產體系,向農業機械化、科技化要產能!笨h農業農村局農機管理站站長張永忠告訴記者,目前,全縣共有耕整地機械、種植施肥機械、田間管理機械、收獲機械等各類農機37693臺,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