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萎病是向日葵的一種主要病害,會造成較為嚴重的產量和質量損失。近期,內蒙古部分地區連續降雨,氣溫偏低,為黃萎病的暴發創造了條件,葵農們需要掌握黃萎病的癥狀、發生規律和防治措施知識,以便及時采取措施,降低生產風險和損失。今天同輝小飛俠分享一下向日葵黃萎病識別和防治的相關知識,希望對葵農們有所幫助。
1. 向日葵黃萎病的發病癥狀
向日葵黃萎病又被叫做半邊瘋、黑心病。該病多從向日葵開花結果期發病,自下而上或從一側的葉片發病,隨后向全株發展,所以稱“半邊瘋”。開花前后葉尖葉肉部分開始褪綠,后整個葉片的葉肉組織褪綠,葉緣和側脈之間發黃,后轉褐;后期病情逐漸向上位葉擴展,橫剖病莖維管束褐變。發病重的植株下部葉片全部干枯死亡。病株在晴天中午是會萎焉,但是在早晚會恢復,一段時間后就不會恢復。將病株根莖部縱切,會發現維管束變為黃褐色或棕褐色,故稱“黑心病”。
2. 向日葵黃萎病的發生規律
黃萎病菌絲、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上越冬成為翌年的侵染源,病菌在土壤中能存活6年以上,借風雨、流水、人畜和農具等傳到無病田。病菌會從根部的傷口或直接從根系表皮和根毛侵入,在維管束內繁殖,并發展到枝葉。
黃萎病主要發生在成株期,低洼地、種植密度大易發病。病菌生長溫度10—33℃,以23℃最適,氣溫超過33℃時病菌繁殖受到抑制。在氣溫較低、降水量較大時,田間濕度較大,有利于黃萎病的發生和蔓延。
3. 向日葵黃萎病的防治措施
現在正值內蒙古向日葵主產區現蕾期,連續降雨加之氣溫偏低,加大了黃萎病重發的風險,所以葵農應重視黃萎病的防治。
3.1 選用抗病品種.
3.2 與禾本科作物玉米、小麥等實行三年以上的輪作。
3.3 適時播種,合理密植,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及時清理田間病殘體,減少病原基數。
3.4 在發病初期,可以葉面噴施代森鋅、退菌特、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藥劑防治。
3.5 對于發病較重的田塊,可以用12.5%治萎靈乳油200倍液灌根,每株病株灌藥液100 mL。
關于向日葵黃萎病的判斷和防治措施,小飛俠今與大家交流上述內容。敬請關注“甘肅同輝種業”微信公眾平臺,留言或撥打服務電話0937-6219516均可。持續關注小飛俠,小飛俠期待與您一起種出好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