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于躍) 今年以來,四川省科技廳持續加強現代農業種業科技創新,支持經費6000萬元,實施科技項目58項,取得突破性進展。
一是育種材料和方法實現新突破。率先創制鎘低積累三系雜交水稻不育系瀘98A,為鎘低積累雜交水稻親本改良和組合選育提供了遺傳基礎。首次實現油菜與諸葛菜、菘藍體細胞融合,突破了油菜遠緣雜交技術瓶頸,為油用/菜用/飼用/觀賞等多功能油菜新品種培育提供了技術和育種材料支撐。
二是新品種(配套系)選育實現新突破。育成農林作物新品種150余個。四川農業大學發掘的小麥Yr41基因,是我國學者發現并被國際認可的第一個新的抗條銹病基因,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有19個育種類項目獲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獎,四川省農科院“綠色優質高產玉米種質創新與新品種培育利用”獲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水稻國審品種“旌優華珍”,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2020年度全國11個超級稻品種之一。華芯豚黑豬等新品種正在申請審定,“蜀興1號”肉兔、大恒799肉雞配套系通過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現場審定。
三是配套技術集成實現新突破。在江油市,將突破性小麥品種“川麥104”與小麥免耕帶旋播種技術結合,創造了西南地區小麥畝產729.8公斤的最高紀錄。集成了“菜用+觀花+飼用/油用”的多功能油菜綜合利用模式,新品種新模式推廣100萬畝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