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栽培制度是指在一定生產季節內,在一 定土地面積上,各種蔬菜安排布局的制度。蔬菜栽培制度的合理安排是充分利用土、水、肥、光、熱、氣等自然資源,綜合運用輪作、間套、混作和多次作的技術,將種類繁多的蔬菜品種進行合理安排,實行用地和養地相結合,不斷提高土壤肥力,減輕病蟲害的基本農業措施。
輪作
在同一塊土地上,按-定的年限,輪換種植幾種蔬菜,合理利用土.
壤肥力、減輕病蟲害,提高勞動生產率。
(1)用不同科的蔬菜進行輪作,避免同科蔬菜連作,使病原菌失去寄主或改變其生活條件,達到減輕或消滅病蟲害的目的,如蔥、蒜后作種大白菜,可以減輕軟腐病;實行糧菜輪作、水旱輪作,對控制土壤傳染病害特別有效。
(2)吸收土壤養分不同,根系深淺不同的蔬菜互相輪作,達到充分利用土壤養分。如安排需磷較多的茄果類、需氮較多的葉菜類需鉀較多的根莖類等蔬菜之間輪作;安排深根性的根菜類、茄果類、豆類瓜類(黃瓜除外)與淺根性的葉菜類、蔥蒜類等輪作。
(3)注意不同蔬菜對土壤酸堿度和土壤肥力的要求,如甘藍、馬鈴薯等種植后,會增加土壤酸度,而玉米、南瓜等種植后,會降低土壤酸度,因而用酸度敏感的洋蔥作為玉米、南瓜的后作,可獲得較高的產量。安排一些豆類等蔬菜,可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此外,薯芋類蔬菜需深耕,施用大量有機肥,雜草少,余肥多,也有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4)考慮前作對雜草的抑制作用。---些生長迅速或栽培密度高、生育期長、葉片對土面覆蓋度大的蔬菜,如南瓜、冬瓜、甘藍及馬鈴薯等,對雜草生長有抑制作用;而胡蘿卜、芹菜、洋蔥等,苗期生長緩慢或葉片小,容易滋生雜草。
2.間作、混作與套作
兩種或兩種以上蔬菜隔行、隔畦或隔株種植稱為“間作”;不規則的混合種植稱為“混作”;前作蔬菜生育后期,在其行間或株間種植后作蔬菜,前后作共生期較短,稱“套作”。合理間套作,就是將不同生態特征的蔬菜種植在一起,發揮它們之間互利因素,有效地利用光能與地力時間與空間,形成“相互有利”的生態環境,甚至減輕病蟲雜草為害,達到增加復種指數和花色品種、提高蔬菜單產、節省勞力、均衡供應、縮小季節矛盾的作用,如在番茄地里套種冬瓜,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
3.多次作和重復作
在同一塊土地上,一-年內連續栽種多種蔬菜,可收獲多次稱作多次作或稱復種指數。重復作是- -年的整個生長季節或一部分季節內連續多次栽培同-類蔬菜,多應用于綠葉蔬菜或其他生長期短的蔬菜,如四季蘿卜、小白菜等。全年復種次數的多少,由當地氣候條件、各種蔬菜生育期栽培技術水平、肥料多少和勞力情況來決定。氣候溫暖地區,全年可露地栽培,復種次數達3~6次;在城市的近郊,由于土地少,合理利用間套作技術,復種次數就更多。在實行多次作時,必須科學安排季節茬口和主要蔬菜品種的生產季節,綜合運用蔬菜輪作、間套作及育苗技術,配合增施有機肥和曬垡凍垡等措施。如先安排好三大季節主要蔬菜茬口,即以茄瓜豆類.為主的夏菜,以喜冷涼氣候的根菜類、白菜類及綠葉菜類為主的秋冬菜,以較耐寒的葉菜為主的越冬菜,然后利用三大季連接過程中的時間差,安排生長迅速的短期葉菜,如春夏之交的早春菜,夏秋之交的火菜(伏菜);并可利用育苗方法,擴大占地時間差,更利于抓住生產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