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臨夏市共整合涉農資金13312.1萬元,安排90個項目。落實2020年東西協作部分項目2個,獎補資金145萬元;落實貧困村合作社發展項目15個,獎補資金60萬元。
2020年,臨夏市所有行政村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236個,注冊資金8.368億元,合作社成員達到7089人,建檔立卡戶參與合作社4485戶,有效帶動了貧困群眾增收。
2020年,臨夏市在折橋鎮發展種植高原西瓜2054畝,獲得成功,畝產達7000斤,畝產收入超過1.5萬元,增加了農戶收入,激發了農戶種植積極性。
……
一組組數據,見證和記錄了臨夏市2020年農村產業革命發展的足跡。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是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推動實施產業扶貧的重要支撐,也是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助農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臨夏市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以“三農”工作為總抓手,以鞏固脫貧成效為新重點,著力在補齊短板弱項、持續穩定增收、推進鄉村振興方面久久為功。
鑒于地域狹小、耕地有限、人口眾多、農業資源稟賦不足的實際,臨夏市發揮比較優勢,堅持因地制宜,發展優質城郊農業,致力于走建設現代農業的新路子,在保持原有3萬畝播種面積不變的基礎上,大力推進糧改菜、糧改菌、糧改瓜、糧改花等項目,研究提出了“三壓一穩四擴一提高”的產業結構調整思路,即壓縮玉米、油菜、苗木等低效作物面積,穩定設施蔬菜,擴大高原夏菜、高原西瓜、馬鈴薯、食用菌等高效作物面積,提高復種指數。通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樹牢“一年莊稼兩年務”的觀念,打破各種思想藩蘺,讓昔日的低產田變成高產田、黃金田,徹底結束“草包莊稼”時代。
調整產業結構 發展主導產業
在產業布局方面,折橋鎮以現有的拱棚西瓜、設施蔬菜、露地蔬菜、食用菌產業為基礎,持續發展高原夏菜,建設全市高原夏菜示范點和高原西瓜示范點,進一步擴大瓜果蔬菜和食用菌產業種植規模;枹罕鎮依托現有芍藥、牡丹等花卉種植基礎,擴大食用菌、高原西瓜和馬鈴薯種植,探索以農耕文化為主的體驗農業。建設全市食用菌種植示范點和馬鈴薯種植示范點,適當發展美國大櫻桃、樹莓、核桃等經濟作物;南龍鎮以油菜、油葵種植為基礎,積極發展食用菌種植,適當發展花卉種植,探索發展以體驗為主的觀光農業和采摘農業。建設全市花卉種植示范點,在山坡地種植核桃、大櫻桃等經濟作物;城郊鎮發展大麗花、倒掛金鐘及各類盆花種植,適當種植油菜等作物。
另外,臨夏市通過打造花海景觀,發展旅游經濟,圍繞鄉村旅游村、公路沿線等區域,實施完成玉米改花1.18萬畝,每畝補助1000元。通過大力推廣“玉米改花”和舉辦“鄉村振興金色草花節”,打造集賞景、游樂、美食為一體的休閑農業,吸引廣大游客前來觀賞游玩,目前已形成南龍妥家村金色草灘、折橋鎮后古村的金色花海、枹罕鎮青寺村金色農莊等一批旅游景點,通過發展農業產業推動旅游扶貧,帶動農戶增收。
強化科技培訓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離不開技術的支撐,臨夏市高度重視農業技術服務的開展,強化科技服務和指導。根據35個村產業發展實際和貧困戶產業發展需求,選聘了35名駐村農業科技人員為產業指導員,深入全市各鎮村,廣泛開展技術培訓和技術宣傳工作,對“一戶一策”幫扶措施中有種養技術需求的農戶,現場指導解決生產問題。2020年,共舉辦各類培訓班23期,培訓人數1100人次。并積極爭取資金,扎實做好項目示范引導,2020——2021年計劃引進20個品種,依托科技園區、實驗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蔬菜、藜麥、馬鈴薯、食用菌、西瓜、四季草莓等新品種新技術實驗示范,篩選出適宜種植的品種,進行推廣。
以規范提升為抓手,加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力度,為進一步培育壯大村集體經濟,督促指導35個村制定了2020年度村集體經濟發展計劃,配合組織部實施扶持壯大9個村集體經濟項目,落實村級扶持資金450萬元。并以降低種養業風險為方向,積極開展農業保險,2020年共投保政策性農業保險品種14個。目前,已全部完成目標任務,全市參加農業保險農村居民12325戶43137人,其中建檔立卡戶4612戶16117人。
抓好品牌建設
做好農產品產銷對接
積極對接東西協作引進廈門企業,與本地企業、合作社簽訂產品購銷協議。通過舉辦臨夏市2020年農民豐收節農產品展銷活動,協調全州49家農業企業參展,進一步拓展銷路。并引導鼓勵龍頭企業發展電商銷售,通過拼多多、天貓等網絡平臺直播帶貨以及電話銷售,讓臨夏的牛羊肉逐步走向全國。
“2021年,根據市委、市政府對2021年種植產業布局,將計劃實施5000畝高原夏菜種植基地,4500畝西瓜種植基地,1700畝食用菌種植基地建設,5000畝馬鈴薯種植基地、食用菌菌種擴繁中心、蔬菜育苗中心,31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十大項目,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方式,配套獎補政策,對于按規劃集中連片100畝以上的種植基地,統一配套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修建蓄水池、安裝噴灌、滴管等節水設施,并配套建設保鮮庫等冷鏈儲藏設施!迸R夏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喬培元說。
伴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臨夏市農村大地呈現出一片生機與活力,群眾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精氣神越來越足,農業強、產業興、農村美、百姓富的目標將進一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