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到4月下旬是種植向日葵的最佳時間。近幾年,向日葵的播種面積在不斷增大,很多適合種植向日葵的地區開始種植向日葵作為經濟作物。但向日葵在種植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真菌性病害,使得很多種植戶遭受損失,關鍵是種植戶并不知道如何去處理這些病蟲害,這里小編對向日葵在種植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病蟲害做一下整理,并給出最為合理的防治向日葵真菌性病害害的辦法。
向日葵在種植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土傳性真菌病害
1、向日葵菌核病
向日葵菌核病是由病原菌核盤菌引起的,常發生在春季,春季低溫多雨,比較釋義核盤菌繁殖生長。向日葵得病后,表現癥狀為莖桿或葉片出現褐色病斑,病斑會逐漸蔓延到其它部位,最后形成同心輪紋。環境潮濕時,病斑處會出現白色的菌絲和褐色的菌核,病情發展到后期,向日葵萎靡枯萎,莖部腐爛、莖桿折斷、花盤腐爛等。
2、向日葵黃萎病
向日葵黃萎病是由大麗菌輪枝菌引起的,黃萎病病菌會為害葉片、莖部,主要在向日葵成株期開始發病,其中在向日葵花盤形成期至籽實成熟前易表現癥狀。黃萎病主要危害向日葵成株,多發生在低洼地以及種植密度大時,發病時葉尖開始褪綠,后整個葉片褪綠,葉脈之間發黃后轉褐,隨著病情發展,病重的植株葉片逐漸干枯死亡,空氣濕度的環境,葉面出現白色霉狀物。
3、向日葵銹病
向日葵銹病是由柄銹菌引起的,可侵染葉片、葉柄、莖稈、葵盤,在葉片、葉柄、莖桿、葵盤會看到大小不一的銹狀孢子堆,最終會導致向日葵死亡。是向日葵嚴重減產的知名病害。
4、向日葵霜霉病
向日葵霜霉病是由霍爾斯單軸霉引起的,為害植株根、莖、葉、花和果實,會造成植株矮小,不能結盤或死亡。霜霉病在幼苗和成株皆可發病,在低溫高濕、土壤濕度大一級或重茬地易發病。發病時葉片開始褪綠,葉背有白色絨狀霉層,導致植株生長緩慢、矮化現象。隨著病情發展,褪綠面積擴大,白色絨狀霉層蔓延,病情后期葉片變為褐色枯死狀,植株失去向陽性能,常常導致結實失;蚩斩。
向日葵土傳性真菌病害的處理辦法是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首先要搞清楚向日葵土傳性真菌病害所發生的原因:
原因一:連作,甚至多年連作,病菌在該土壤可以常年生存繁殖,越積越多,危害越來越大。
土壤酸化
原因二:常年大量使用化肥,種植戶普遍認為化肥施用的越多越好,在作物長勢不好的情況,來年更加大化肥的投入,導致土壤的營養比例失調,出現酸化、鹽堿化、板結等情況,土傳病害也會加重。
原因三:大量使用農藥,導致重金屬超標,也容易發生土傳病害。
原因四:地下蟲害多發生會導致真菌會通過傷口侵害作物,傷口更容易被病害所侵襲。
原因五:施用未經腐熟的生糞,生糞中含有大量的有害菌,未經腐熟的生糞在土壤中發酵會大量滋生有害病菌。
其次如何防治向日葵的土傳性真菌病害
真菌病害引起的底層原因是有益微生物減少,有害微生物增多,土壤中的微生物菌群不健康所引起的。所以改善土壤環境,改善土壤中微生物菌群健康是防治土傳性真菌病害的根本。
第一:補充有益菌,使用正確的發放補充有益菌到土壤中,最好是在使用前將微生物菌劑發酵激活后再施入土壤中,且決不可與殺菌劑一起使用。
第二:改善種植習慣,不適用生糞,生糞發酵之后再施入土壤。
第三:改善土壤環境,使用可以降解土壤中過量化肥元素、農藥殘留和重金屬的微生物菌,使用促根生根的微生物菌,幫助作物生長,提高作物免疫力和抗病力。
第四:避免連作,合理使用化肥及農藥,不濫用化肥以及農藥,保證作物的優良土壤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