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優質種子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農產品穩定供應至關重要。
近年來各地加大種業執法活動力度,但種子套牌侵權現象依然多發!恫t望》新聞周刊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一些地方用B種子包裝袋裝A種子的套牌種子等仿冒現象泛濫,“白皮袋”種子、套自家種子違規銷售等行為屢見不鮮,作案手法十分隱蔽,取證難入刑難量刑難,嚴重擾亂種業市場秩序,挫傷種業原始創新積極性,危及種業安全和國家糧食安全。
“還在試驗田里研發,
市場上就出現套牌種子了”
“培養一個好品種經常需要10年以上,可是,常常我們研究的種子還在試驗田里,市面上就有人在賣套牌種子了,也不知怎么竊取的!币晃唤K種業人士告訴記者。
“最近幾年,我們發現的套牌種子現象越來越多。去年發現了10多家,今年已經發現了近20家,套牌裝的是我們的‘沃玉3號’種子!焙颖蔽滞练N業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柳繼鳳說。
在甘肅、河南、安徽、山東、江蘇等地,近年來查獲了多起套牌種子案件。黑龍江省佳木斯龍粳種業有限公司主推的“龍粳31”是黑龍江第三四積溫帶主栽品種,這幾年一直被套牌種子困擾。該公司副總經理張蘭民說,市場上的套牌水稻種子占比達20%以上。
記者調查發現,套牌種子問題主要有三類:一是通過直接盜竊或收買研發企業人員獲取親本后進行雜交、繁育出所謂的新品種;
二是直接混合使用各種知名度較高、市場行情較好的品種推出所謂的新品種;
三是使用與品牌種子名稱相近的名稱進行傍名牌。
中國葵花產業聯盟執行會長張永平說,目前國內進行原創型食葵育種的企業和科研院所及個人僅有10多家,自主選育的推廣上市品種約50個,而已獲得食葵品種登記總數量卻高達1800多個,仿冒或套牌品種泛濫。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五原縣農民李元小說,村民一般使用的食用向日葵品種都是由本地企業研發的SH363等,但市場上銷售的類似種子有幾十個,名稱、外形相似,村民肉眼根本無法分辨。巴彥淖爾市三瑞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卞偉勛說,保守估計,目前市場上套牌的SH363向日葵品種超過30個,導致該品種市場占有率由60%下降到33%。
“我國加強培育向日葵等非主要作物新品種,利用10多年的時間才打敗了洋種子,卻在很短時間內敗給了套牌種子!睆堄榔秸f。
套牌假種驅逐良種危及種業安全
采訪中,基層反映,“假品牌、假包裝、假手續”的假種子基本銷聲匿跡,市場上假種子大多是套牌種子。這些種子有品種審定證書等合法手續,即便被抓,也大多是以侵害植物新品種權被處以經濟賠償,很少涉及刑事處罰。
知名水稻專家、江蘇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王才林研發出“南粳9108”等高產稻米品種。他說,一些種子企業、種田大戶和小廠家套牌銷售現象嚴重,“有的廠家幾百萬元銷售額,將近一半在套牌銷售!灼ごN子傍名牌尤其常見!
王才林說,南粳9108全省統計種了六七百萬畝,實際遠不止,就是套牌銷售的原因。這兩年南粳9108稻米越來越受到市場認可,“種子套牌很嚴重,假種子越來越多,不敢買了。今年我改種南粳46,假種子還比較少!丙}城市建湖縣一位種植大戶說。
王才林介紹,育種成本較高,一些種子生產經營者受利益驅動,為減少損失擴大利潤規模,用自家滯銷的種子套牌暢銷種子銷售,不少是有相同的親本來源且特征特性有相似之處的滯銷種子!斑有的用未審定的種子套牌已審定的種子銷售,未審先推!
受訪人士認為,種子套牌不僅僅是一種擾亂種業市場秩序的侵權行為,更對我國農作物種業科技創新、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增收構成了重大威脅。
農戶無法分辨真假,極易受騙。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李家堡鎮窯坡村村民梁兵幾年前曾在當地農資經銷點購買一批質量低劣的玉米種子,種出的玉米高矮不一,產量大幅下降。為了規避風險,今年他在20多畝地里種了5個玉米品種。
種子套牌嚴重挫傷育種企業研發積極性。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大豆育種專家李艷華說,一個大豆品種從選育、實驗到審核、大面積推廣,可能需要近10年時間。仿冒種子、套牌銷售,嚴重影響企業和科研院所培育新品種的積極性。
危及種業安全。受訪種子企業介紹,目前市場上套牌的種子質量還不錯,但是套牌和正牌最大的區別體現在種子抗性方面!盀榱吮U限r業生產,企業選育的玉米品種在遇到病蟲害、干旱等極端條件下表現最為突出!绷^鳳說,一旦發生這些極端情況,套牌種子極易出問題,危及糧食安全。
部分農作物種子同質化現象嚴重。近年來,國家農業植物新品種審定制度改革不斷深入,農業植物新品種審定條件放寬,品種試驗渠道增加,部分審定品種數量出現了“井噴”式發展。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建軍介紹,中國現有持證種子企業7000多家,很多企業通過仿制,把已推廣的良種稍微改變性狀就作為新品種推廣,致使育種同質化,突破性新品種少,造成了人力和財力的浪費。
知識產權保護短板突出!澳壳,企業一個新品種從申請到獲得保護授權時間一般需要3年,時間過長!敝蟹N國際臨澤第一加工廠生產運營總監柴利紅說,很多時候,一個新品種剛通過審定,市場上便出現套牌種子。在企業獲得新品種保護授權之前,法院對未獲品種權的侵權訴訟不予受理,企業難以維護自身合法利益。
套牌隱蔽取證難
“贏了官司只獲賠1.5萬元”
違法成本低是套牌種子屢打不絕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位種業負責人說,對于假冒偽劣種子犯罪分子,10次造假抓住了9次,只要有1次沒抓住,就能牟取百倍乃至千倍的巨額暴利!坝衅髽I費盡周折贏了官司,只獲賠1.5萬元!
套牌種子屢打不絕,還暴露出我國種業安全保障執法深層癥結。
侵權主體多元且方式隱蔽。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戴登安介紹,侵權種子加工、儲存地點多為農村及城市郊區,儲存方式一般為散籽,包裝一般根據訂單即時包裝即時拉走,銷售一般針對熟人或熟人介紹,送貨上門。一些不法經營者直接進村入戶或到田間地頭銷售,打起了“游擊戰”。
“套牌做得特別隱蔽,直接發貨到鄉村!绷^鳳說,一個地方存放的貨不多,即便被打假發現了,但因為數量少,只能行政處罰,很難入刑。
品種真實性鑒定存在短板,導致套牌種子難以取證。有基層干部表示,作為地方種子執法部門,既沒有DNA指紋圖譜技術,也沒有基因比對手段,很難及時識別、鑒定套牌種子。一些有資質的農作物種子質量檢驗機構因技術、業務量等因素,不能及時為行政執法部門提供品種真實性鑒定。一些科研育種單位想為打擊套牌種子提供技術依據,但又不具備種子質量檢驗的資質。
檢測周期長。最簡單的室內感官檢測方法的檢測結果存在很高的誤判率;先進的分子檢測方法因為方法的先天缺陷(僅對四十個位點進行檢測),不能作為最終判定結果;種植鑒定的鑒定周期至少是一個作物生長周期,并且要在適宜季節進行,不能隨時開展,又加大了時間跨度,并且人力物力投入太大,不能普適于日常監管工作。
執法監管問題多。甘肅省張掖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副隊長夏葉介紹,辦理一起農業植物新品種侵權案件,執法人員必須轉換兩次身份!鞍凑宅F行法律法規,農業植物新品種侵權案件為‘請求制’,即品種權人向執法大隊請求處理品種權侵權案件,此時執法大隊是‘準法官’身份;在推進案件處理過程中,執法大隊又以‘執法者’身份進行取證。有些不法經營者以執法大隊兩個身份介入進行申訴,品種權人往往敗訴!
加大懲處力度嚴打套牌獲利
針對上述問題,受訪的基層干部和業內人士建議改革完善審定制度,強化市場監管及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加大跨區域協同打擊力度,確保生產用種安全。
——改革完善品種審定制度,健全退出機制。探索將品種審定制度轉變為品種登記備案制度,強制要求科研單位或經營者到農業部門進行種子備案。
同時提高品種審定標準,健全退出機制。王才林等專家建議,進一步提高審定標準。比如,將玉米品種審定中基因位點由2個提升至4個,防止玉米種子同質化,促進種業創新。
——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促進市場化持續創新。江蘇豐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海燕建議,建立相關平臺,督促實現可追溯,嚴厲打擊套包、代繁現象。當前我國品種保護法律法規中對同質化育種沒有限定條款,建議將實質性派生品種條款納入《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
實施更嚴格的新品種登記制度。張永平建議,在建成農業種質資源DNA指紋圖譜、制定行業鑒定標準的基礎上,建議各級品種登記審查單位依照《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辦法》對登記品種的特異性實施實質審查。對已登記品種進行DNA指紋圖譜鑒定,對一品多名及剽竊原創品種行為進行篩查和處理。
——強化市場監管,加大跨區域協同打擊力度。鑒于地方種子執法部門多沒有DNA指紋圖譜技術,缺乏基因比對手段,基層干部建議,加快完善認定體系,加強基層執法隊伍建設,保障種子抽檢工作經費。將新品種權侵權案件處理由“請求制”改為“投訴舉報制”,處理程序將變為“投訴舉報-調解-行政處罰”,執法程序簡化,有利于強化監管。鼓勵農業綜合執法機構、執法人員主動調查取證,深挖嚴打農業植物新品種侵權行為。
明確種子法與刑法的銜接。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種子法的規定中明確了各項違法行為的處罰措施及罰款數額,但是對于和刑法的銜接方面不夠明確,僅僅是在最后規定了一個兜底性條款,有些地方甚至出現涉及種子的案件全部不予立案的現象。建議將侵害植物新品種權入刑,將無證生產經營種子的行為明確列入非法經營罪打擊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