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農業農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和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印發《關于保護種業知識產權打擊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營造種業振興良好環境的指導意見》。(3月31日《浙江日報》)
所謂套牌種子,顧名思義,即用A類的種子去替換B類的種子。表面看,B類種子手續俱全:審定文件、證照全都有,好像非常正規,但袋子里裝的,卻是A類品種的種子。這種行為類似于交通違法中的“套牌車”,因此,才得來了這名字。
種子作為農業的“芯片”,要想提高糧食產量,抓牢手中的飯碗,最終要靠種子。近年來,種子套牌,已經成為阻礙中國成為種業強國的“絆腳石”,育種家千辛萬苦培育的新種子剛通過審定上市,套牌種子隨之登場,公然進行銷售!坝N不如買種,買種不如仿制,仿制不如套牌”,似乎成為種子行業內的潛規則。
譬如,近日,鳳凰網河南記者走訪商丘、駐馬店等地多家線下種子銷售門店發現,“套牌種子”的存在已是這個行業公開的秘密,多類套牌種子正在市場上“大搖大擺”地銷售。
套牌種子,很可能會造成糧食減產,給國家糧食安全帶來潛在隱患,同時,當很多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好不容易研發出優質種子,卻被套牌種子搶了先,不僅會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負面效應,也會損害企業自主創新的積極性。
好在國家層面已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頻繁出臺制度性安排,來懲治套牌種子。2021年3月,為嚴厲打擊侵權套牌、制售假劣種子等違法行為,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農業農村部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為期2個月的春季農作物種子市場檢查,嚴查種子套牌侵權、未審先推、種子質量低劣、真實性不符合、檔案不健全、備案不完整等問題。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貫徹落實種子法,實行實質性派生品種制度,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依法嚴厲打擊套牌侵權等違法犯罪行為。如今,最高人民法院出臺《指導意見》,對種子套牌侵權等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嚴懲。
當然,除嚴打之外,還要補齊套牌種子背后的制度性“短板,一方面提高品種審定標準,明確專用品種的審定標準;與此同時,利用高科技手段,對已登記品種進行DNA指紋圖譜鑒定,對套牌種子進行篩查和嚴厲打擊,以維護原創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