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200多天泡在田地里,帶領團隊培育16個優質高產水稻新品種;一次次啃下育種技術“硬骨頭”,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克隆、并解析分子機理的水稻生殖生長期耐冷基因CTB4a……為中國糧裝上“中國芯”的“80后”科學家周雷,5月3日被授予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極目新聞5月3日報道)。學農過程中有哪些難忘的故事?日曬雨淋的科研之路是如何堅持的?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對話周雷,他的回答中,充滿著“信仰的力量”。
周雷
受院士校友鼓勵走上學農路
極目新聞:在很多人眼里,農學是個冷門專業,你當時怎么選了這條路?
周雷:對我來說,這是偶然也是必然。首先,農民的兒子對土地有別樣的感情,我想為農民們做點實事。此外,我高中就讀于湖北省荊州中學,華中農業大學張啟發院士是學校的杰出校友。1999年,正在讀高中的我,聽到張啟發教授當選院士的消息后,很受鼓舞,覺得做農業研究也很有前途,更加堅定了服務農業的信心。
極目新聞:搞農業研究,除了要經受日曬雨淋,還有很多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吧。
周雷:任何領域的科技創新都不會是一蹴而就,都是一個漫長求索的過程,要耐得住寂寞,老老實實地做功課,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地往前走。我們在研究水稻耐冷基因的過程中,失敗了無數次,也有過自我懷疑、想放棄。但在一遍又一遍地查文獻資料、做實驗、請教老師的過程中,逐步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慢慢找到信心。正是因為10多年的堅持,才迎來了“柳暗花明又一村”,才有了在國際上的領先突破。
周雷在實驗室做研究
幾乎都是提前給孩子過生日
極目新聞:在最近的采訪中,我了解到您經常工作到很晚回家。
周雷:上班時,“早7點到晚10點”是常態。即便如此,我也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我們家常年有一盞燈會亮到晚上10點多,那是家人留給我的,白天工作做不完,晚上回家后繼續做。不是我一個人這樣,我的同事很多也如此。
我能取得現在的一些成績,離不開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在妻子的引導下,兒子也以爸爸為榮。只要我在家,孩子喜歡跟著我,問各種各樣的問題,他覺得爸爸懂得很多。
父母一開始不太理解,好不容易從農村走出來,我怎么還要下田干活?但他們慢慢知道,我不是單純種地,而是通過研究來培育好種子,讓農民增收,他們也很高興。
極目新聞:對家人有不少愧疚吧?
周雷:那是當然,他們一直在給我的工作“讓路”。孩子出生沒多久,我因為工作原因借調北京,那時妻子獨自照顧孩子,孩子體弱多病,沒少往醫院跑。孩子是4月出生的,現在10歲了,我幾乎沒有在他生日當天給他過生日,因為每年這個時候,我們就去海南的基地做育種研究了。為了照顧孩子的情緒,一般都是提前給他過,也有時候忘記了也來不及過。
今年會有新的優質湖北米進市場
極目新聞:目前,你們團隊已選育出16個優質水稻新品種,在湖北累計推廣5000多萬畝,增產糧食超過30多億斤。這些米的口感,有什么特別之處?今年會有新的研發成果嗎?
周雷:此前我們推廣的新品種,都已上了老百姓的餐桌,比如超市常見的“國寶橋米”“瓦倉米”“蝦鄉稻”等。這些大米在外觀上晶瑩剔透,很漂亮,讓人有食欲。聞起來很香,吃起來很軟,但是又帶有一絲嚼勁,口味上回甘。
中國在水稻領域的研究,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但是,也遇到了天花板,所以更需要我們用新思路新技術新方法去攻堅克難。給中國糧裝“中國芯”,讓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我們不懈的目標。
今年,我們農科院會有五個優質水稻新品種進行審定,若通過審定了,就能進入市場。
周雷展示團隊研究的大米
極目新聞:近年來,我國農業發生了哪些變化?
周雷:現代農業,越來越機械化、智慧化、信息化。比如水稻“收割”,多是機械化耕作,將農民從簡單機械的重復勞動中解放出來。農民現在一般稱為農業工人,或者說個更洋氣的名字——農業工程師。
社會發展人民對食品的質量要求,也給農業帶來機遇,農業產業的效益得到提升。國家重視農業發展,一直強調要將14億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這讓農民工作的認可度提升。
目前,我們在做新品種和新技術推廣的過程中,也看到現在很多高學歷人才從事農業工作。他們將科技和農業生產有機結合,發展現代農業,紛紛做起了致富帶頭人,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周雷在田間作業
“面朝黃土背朝天”也有浪漫時
極目新聞:聊起水稻,我們都會想到袁隆平院士。
周雷:“電腦里長不出水稻,書本里也長不出水稻,要種出好水稻必須得下田!痹系倪@句話,對我影響很深。無論是在青春年少時,還是在功成名就時,或者是在耄耋之年,他都以奉獻祖國和人民為目標。斯人已去,巨星隕落。我們要學習弘揚他身上的高貴品質和崇高風范,立足本職工作崗位,砥礪奮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擔當。作為農業科研工作者,我們要站在袁老這位“巨人”的肩膀上,走得更高、更遠。他曾說:“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边@句話是我的精神坐標和人生指引。
周雷在田間作業
極目新聞:獲得“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有什么感想?有什么想對“95后”、“00后”的年輕人說的嗎?
周雷:這個獎,我覺得是屬于我們整個團隊的。這份榮譽對我是莫大的鼓勵。
我們搞農業研究的雖然辛苦,但也有很多獨有的浪漫:夏季綠色禾苗隨風搖曳的愜意,秋季稻穗沉甸甸壓彎了腰的喜悅,還有老百姓那滿臉的笑容……
我希望更多有志青年加入到農業研究中,F代農業工作不但需要具有良好的農學基礎素養,還呼喚現代生物技術、基因組學、大數據處理,云計算等現代科技力量的融入。
我們所從事的是最“接地氣”的研究,它關系著億萬人的國計民生,也是最“高大上”的研究。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水稻良種是水稻產業的“芯片”。讓我們攜手投身“中國糧”事業,大家一起努力為“中國糧”裝上“中國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