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正式發布,這是黨的二十大首次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目標之后,出臺的首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不僅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弛而不息重農強農的堅強堅定決心,也為新征程上做好“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交織疊加,我國作為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農業大國,守好“三農”基本盤至關重要、不容有失。因此,只有舉全國之力持之以恒強化農業、惠及農村、富裕農民,我們才能在實現農業強國的道路上行穩致遠。
強基固本,農業為基。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農耕大國,人民的發展和國家的進步離不開農業的發展。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首要任務依舊是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底線,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力爭在新征程中把中國人自己的飯碗端的更穩、更好、也更牢。端牢飯碗,就要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走保量、保質、保生態的中國特色農業強國道路。要不斷加大糧食產能提升,加力擴種大豆油料,抓緊啟動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集中必要的資源力量和手段,綜合發力,全力推動糧食產能邁上新臺階。要強化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物質基礎。高質效完成高標準農田新建和改造提升的年度任務,用現代化農業設施來更好保障糧食安全。通過強化現代農業科技和物質裝備支撐,推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快農機研發推廣,向科技要產量、要產能。
山鄉巨變,山河錦繡。新時代新征程中,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正當其時,寄托著億萬農民對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對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作出了具體部署,突出強調鄉村建設既要見物也要見人,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既要抓物質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要根據《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有序推動鄉村建設,把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作為一個長期任務、系統工程來實施,遵循鄉村發展規律,因地制宜完善村莊規劃建設,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持續加強農村道路、供水、能源、住房安全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農村防疫、養老、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同時要繼承弘揚農耕文明,持續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做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陣地,創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方法,深入推動農村移風易俗,讓文明鄉風勁吹希望的田野,美麗鄉村不斷煥發新顏。
農民富,國家昌。增加農民收入是“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也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內在要求。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把農民增收致富放在更重要位置,詳細部署了拓寬農民增收致富的渠道。促進農民增收,必須拿出長短結合、務實管用的硬措施。一方面要通過分類施策來促進農民穩就業,不斷提高農民工就業技能,增加農村就業崗位,完善農民創業平臺、出臺農民優惠創業政策,創造就業機會。另一方面要通過經營增效來提高農業經營性收入水平。對具有一定規模的農戶,大力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能力提升行動;對小規模、碎片化發展農戶,鼓勵其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模式,多措并舉,在保障農民利益中實現農業節本、提質、增效。同時要用好農民補助補貼費用,尤其是針對建檔立卡脫貧戶,充分發揮社會政策作用為其收入保障兜底,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工作任務已經明確,宏偉藍圖鼓舞人心,聲聲號角催人奮進。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守好“三農”基本盤,推進鄉村振興不斷取得新進展,我們必將在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奮斗中不斷取得新勝利。
稿源:荊楚網
作者:田聰(枝江市安福寺鎮人民政府)
責編:廖逢倩